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溫室氣體排放等議題近年受到全球高度關注,同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13 更是以氣候行動訂定,東生華正積極規劃導入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四大範疇: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揭露氣候相關資訊的教育訓練,積極面對迎面而來的全球議題。
本公司致力於成為永續發展的領導企業,並制定以下應對方針:
核心元素 |
應對方針 |
治理 |
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永續發展事宜的決策、監督與執行。委員會下設 ESG功能小組,負責日常事務的推動。
|
策略 |
本公司以「氣候變遷」為首要永續發展議題,訂定以下短期、中期與長期目標:
- 短期目標:
- 了解最新溫室氣體排放、能源管理與氣候變遷等相關規範。
- 依據 ISO 14064-1:2018 標準鑑別溫室氣體並量化。
- 中期目標:
- 更換老舊設備為節能設備。
- 優先選擇綠能建材或環保材料。
- 通過 ISO 14064-1:2018 第三方認證。
- 長期目標:
- 持續檢視公司面臨之氣候威脅並提早佈局。
- 最終實現碳中和目標。
為達成上述目標,本公司將逐步採取以下策略措施:
- 倡導綠色採購,要求供應商遵守永續發展規範。
- 訂定節能措施,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 投資綠能設備,減少碳排放。
|
風險管理 |
本公司持續關注國際最新永續發展議題,並建立風險管理機制,以評估與因應氣候變遷等風險。風險管理流程如下:
- 識別風險: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以識別可能影響公司永續發展的風險。
- 分析風險:評估風險的影響程度與發生可能性。
- 因應風險:制定因應措施,以降低風險衝擊。
重大風險將提報董事會審核後執行。
|
指標與目標 |
以滿足國際規範、改善能源使用、實現碳中和為目標,並設定以下指標:
- 短期:依據 ISO 14064-1:2018 標準鑑別溫室氣體並量化。
- 中期:通過 ISO 14064-1:2018 第三方認證。
- 長期:持續檢視公司面臨之氣候威脅並提早佈局,最終實現碳中和目標。
|
轉型風險 |
風險類別 |
風險衝擊 |
因應措施 |
政策及法規 |
根據國內《氣候變遷因應法》,未來政府可能將徵收碳費,並啟動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管制。若碳費徵收或排放總量管制實施,將增加公司營運成本。 |
為降低碳費成本及因應排放總量管制,本公司訂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並依據成果滾動式調整營運對策。 |
市場 |
由於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和強度增加,以及市場對碳排放管理的要求逐漸提高,供應鏈可能面臨以下風險:
供貨不穩定:極端氣候事件可能導致供應商生產或運輸中斷,影響供貨穩定性。
原物料價格上漲:碳排放管理要求提高可能導致原物料成本上升。 |
- 供應商管理
- 針對特定關鍵原物料建立第二來 源供應商,分散供應風險。
- 評估供應商的碳排放管理績效, 並要求供應商採取減碳措施。
- 庫存管理
- 針對關鍵原物料適當增加庫存,以因應供貨不穩定之風險。
- 建立供應鏈風險預警機制,及早因應供應鏈中斷等突發狀況
|
商譽 |
隨著氣候變遷議題受到重視,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環保、低碳要求逐漸提高。若企業無法有效因應氣候變遷,將可能面臨以下商譽風險:
- 客戶黏著度下降:若企業產 品無法滿足客戶的環保、低碳需求,將可能導致客戶流失。
- 營收下降:客戶流失可能導致營收下降,影響企業經營績效。
- 企業形象受損:若企業被認為不重視氣候變遷,將可能導致企業形象受損。
|
- 產品綠色化
- 包材逐步採用可再生或循環,減少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放。
- 開發低碳產品,滿足客戶的環保需求。
- 供應鏈綠色化
- 倡導綠色採購,要求供應商採用環保、低碳的生產方式。
- 與供應商合作,共同開發綠色產品。
- 營運綠色化
- 訂定節能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投資綠能設備,減少碳排放。
|
實體風險 |
立即性 |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以下立即性風險:
- 供應鏈中斷:極端氣候事件可能導致供應商生產或運輸中斷,影響產品製程、出貨進度及營收。
- 原物料價格上漲:極端氣 候事件可能導致原物料價格上漲,增加生產成本。
- 產品銷售下降:極端氣候 事件可能導致消費者需求下降,影響產品銷售。
|
- 供應商管理
- 將供應商的氣候變遷風險納入評估標準,如排水、緊急電力供應等。
- 定期評估供應商的氣候變遷風險管理績效。
- 在颱風季節等高風險時期,提醒供應商做好防範措施。
- 生產彈性
- 尋求鄰近國家或台灣公司的API 製造合作,降低供應鏈中斷風險。
- 建立多重供應來源,分散供應風險。
- 庫存管理
- 適當增加關鍵原物料的庫存,以因應供應鏈中斷等突發狀況。
|
長期性 |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以下長期性風險:
- 能源成本上升:氣候變遷導致能源需求增加,以及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下降,將導致能源價格上漲。
- 能源短缺:極端氣候事件可能導致能源供應中斷,影響生產。
|
- 能源管理
- 辦公室汰換設備時優先選擇節能設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建置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降低對外部能源的依賴。
- 供應鏈管理
- 將供應商的能源使用效率納入評估標準,鼓勵供應商採用節能設備。
- 與供應商合作,共同開發綠色產品。
|
機會說明 |
因應措施 |
- 市場需求增加:隨著消費者對環保、低碳產品的需求增加,企業可開改採綠色包材。
- 產業升級:氣候變遷促使企業進行產業升級,如導入節能設備、發展再生能源等,可提升企業競爭力。
- 政府政策支持:各國政府為因應氣候變遷,紛紛推出相關政策,如碳費徵收、再生能源補助等,企業可善用政府政策,降低成本、提升獲利。
|
- 產品綠色化
- 逐步採用可再生或循環再造包材,減少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放。
- 開發低碳包裝,滿足客戶的環保需求。
- 供應鏈綠色化
- 倡導綠色採購,要求供應商採用環保、低碳的生產方式。
- 與供應商合作,共同開發綠色包材。
- 營運綠色化
- 訂定節能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投資綠能設備,減少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