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生華在永續發展政策實踐上恪遵「誠信之藥品開發原則」,重視病人使用藥物的安全性,考量臨床試驗倫理性與合理性, 並以提供高經濟效應之藥品,以療效更好、副作用更少或治療成本更低之產品協助解決醫療資源不足之窘境」為東生華願景與使命。
另一方面,東生華自成立以來,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不間斷投入回饋社會大眾的公益活動。從愛護地球響應做環保、關懷弱勢團體、愛心捐贈等活動,將溫暖送到每一個需要關懷的地方。在未來,東生華將持續各項環境保育、回饋社會的活動,以善盡企業責任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
東生華自民國102年開始以來每年發行前一年度之永續報告書,並同步於本公司網站永續發展專區及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司治理專區中公佈,供投資人及利害關係人查閱。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溫室氣體排放等議題近年受到全球高度關注,同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13 更是以氣候行動訂定,東生華正積極規劃導入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四大範疇: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揭露氣候相關資訊的教育訓練,積極面對迎面而來的全球議題。
東生華於產業價值鏈之定位為藥品開發,即是以新產品評估及臨床試驗設計規劃及行銷之公司,屬本公司所有之藥品生產係委由國內 PIC/S GMP 廠生產,故本公司無工廠及研發實驗室。所有產品均委外代工,營運場所以辦公室活動為主。基於營運特性用水量、廢棄物總重量資訊對本公司不具重大性,營運上主要污染源僅辦公室之一般生活廢棄物,一般生活廢棄物已嚴格執行資源及垃圾分類,以減少垃圾量。
2023年依循ISO 14064-1:2018之標準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量化,在完成內部查證工作後,盤查審核部分皆委由專業顧問協助執行。
2022年內部盤查來自範疇二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8.55公噸,無範疇一之製程排放源,資料涵蓋範圍為台北辦公室。
能源管理
本公司主要耗能來自辦公大樓內之電力,無生產之固定製程排放源能源使用。主要是以外購電力為主,台北辦公室、台中辦公室與高雄辦公室的能源統計如下表:
用水管理
本公司用水主要用途為辦公室生活用水,宣導同仁養成節約用水好習慣,以降低用水量。本公司用水與大樓共同使用,且依坪數分攤用水量,2022年及 2023 年用水量分別為 67,645公噸及 65,710公噸,用水CO2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分別 10.55公噸及 10.25公噸。資料涵蓋範圍為台北辦公室、台中辦公室與高雄辦公室。
減量目標
本公司設定減量目標 2029 年能源消耗總量較 2024 年降低 1%,其中:
企業內部基本營運能源消耗:降低 1%
物流運作的能源消耗:降低 1%
員工通勤運輸:降低 1%
為達成能源消耗目標,本公司將採取以下措施:
企業內部基本營運能源消耗
物流運作的能源消耗
員工通勤運輸
廢棄物管理
總公司主要營業活動範圍在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之辦公室,基於營運特性主要污染源僅辦公室之一般生活廢棄物,一般生活廢棄物已嚴格執行資源及垃圾分類,以減少垃圾量。位於台中與高雄的辦公室營運特性也與總公司一樣。但本公司對於存放於委外倉儲之存貨廢品,報廢處理均透過專業的配合廠商並符合當地衛生局的規範來處理,以確保對於生態環境之影響降到最低。自公司成立起,本公司並無環境污染之情事,未來仍將秉持一貫理念,以繼續維持最佳環保成果。
2022年無害特性及成份之廢棄藥品3.7公噸,2023年度無害特性及成份之廢棄藥品1.84公噸及有害醫療廢棄物報廢0.03公噸,總計1.87公噸,相較去年減少了49%。自公司成立起,本公司並無環境污染之情事,未來仍將秉持一貫理念,以繼續維持最佳環保成果。
東生華遵守勞動法規及國際人權公約,參考「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全球盟約十項原則」及「聯合國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制定本公司人權政策,以公平對待所有員工並訂有相關管理政策及管理制度以保障員工基本權利,本公司人員任免、薪酬及福利制度等依據本公司「人事規章」制度辦理。
執行方針
東生華深信尊重人權和打造一有尊嚴的工作環境,對本公司至關重要。東生華公平對待與尊重所有員工,並依照政府勞動法令及本公司所訂定的政策執行人權管理。
東生華落實公司治理,於民國111年8月4日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由公司治理主管擔任執行秘書,推動永續發展之兼職單位為財務部,帶領各營運單位組成ESG功能小組。該委員會負責規劃擬定永續發展策略、目標與行動方案,提報至董事會後,再交由ESG功能小組依照永續發展計畫來執行,並定期提報永續發展情形與成效至董事會。董事會為本公司永續發展最高指導單位,董事會評估並檢視成效,必要時敦促其調整。
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NO.3健康與福址與NO.17全球夥伴為核心,東生華致力提升病患生活品質,成為國際創新生技在亞洲開發及行銷的最佳策略夥伴。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溫室氣體排放等議題近年受到全球高度關注,同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13 更是以氣候行動訂定,東生華正積極規劃導入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四大範疇: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揭露氣候相關資訊的教育訓練,積極面對迎面而來的全球議題。
本公司致力於成為永續發展的領導企業,並制定以下應對方針:
核心元素 | 應對方針 |
---|---|
治理 |
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永續發展事宜的決策、監督與執行。委員會下設 ESG功能小組,負責日常事務的推動。 |
策略 |
本公司以「氣候變遷」為首要永續發展議題,訂定以下短期、中期與長期目標:
為達成上述目標,本公司將逐步採取以下策略措施:
|
風險管理 |
本公司持續關注國際最新永續發展議題,並建立風險管理機制,以評估與因應氣候變遷等風險。風險管理流程如下:
重大風險將提報董事會審核後執行。 |
指標與目標 |
以滿足國際規範、改善能源使用、實現碳中和為目標,並設定以下指標:
|
轉型風險 | 風險類別 | 風險衝擊 | 因應措施 |
---|---|---|---|
政策及法規 | 根據國內《氣候變遷因應法》,未來政府可能將徵收碳費,並啟動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管制。若碳費徵收或排放總量管制實施,將增加公司營運成本。 | 為降低碳費成本及因應排放總量管制,本公司訂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並依據成果滾動式調整營運對策。 | |
市場 | 由於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和強度增加,以及市場對碳排放管理的要求逐漸提高,供應鏈可能面臨以下風險: 供貨不穩定:極端氣候事件可能導致供應商生產或運輸中斷,影響供貨穩定性。 原物料價格上漲:碳排放管理要求提高可能導致原物料成本上升。 |
|
|
商譽 | 隨著氣候變遷議題受到重視,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環保、低碳要求逐漸提高。若企業無法有效因應氣候變遷,將可能面臨以下商譽風險:
|
|
|
實體風險 | 立即性 |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以下立即性風險:
|
|
長期性 |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以下長期性風險:
|
|
機會說明 | 因應措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