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7 東生華
心臟疾病最可怕的就是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發作,也不知道這次的發作會不會讓人致命。台灣約有 55 萬名的心絞痛患者,卻沒有養成規律用藥的習慣,很多人直到胸痛、胸悶、心絞痛等症狀頻繁發作時才就醫,但在疫情期間醫院降載或害怕就醫延誤治療時機,反而讓自己暴露在死亡的危險之中。
在眾多的心臟疾病之中,冠狀動脈心臟疾病是最危險的其中一種,而心絞痛就是冠狀動脈阻塞的主要症狀,也是身體缺氧的警訊。透過不同的用藥,可以預防心臟氧氣供應不足的危機,降低真的致命的可能。
國健署公布的 2020 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仍然高居榜上第二名,而且無論是死亡人數還是死亡率,都比 2019 年高出 3% 以上,每年因為心臟疾病死亡的人數也來到 2 萬多人,潛在的病患更有超過百萬人以上。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說,心絞痛是一種「症狀」,代表心臟血液、氧氣供應量不足,當心臟收縮增加而造成需氧量增加、或心肌缺氧而產生胸悶、胸痛。而當心肌缺氧時間過長,有可能破壞心臟的循環、傳導系統,引發心肌梗塞,或是心律不整。
林柏霖說,典型心絞痛主要的症狀是心臟附近位置的疼痛,但也有可能會沿著身體的神經輻射出去產生轉移痛;不過疼痛的程度除了跟胸痛嚴重度和持續時間有關之外,跟是否由活動引起也有相關性,所以典型心絞痛其中的一個特色就是「休息就可能會緩解胸痛」。但如果症狀開始越來越頻繁的發作,還是要及早就醫。
林柏霖說,會出現心絞痛有幾種原因,常見的是因為血管阻塞造成心臟血液供應不足。「血管阻塞的原因也有很多,像是常見的三高,肥胖,抽菸,或是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等,就可能形成血管阻塞。」林柏霖說。
林柏霖說,現階段治療心絞痛是利用不同的藥物機轉來降低心絞痛發生程度或頻率。「像是傳統常用的乙型受體阻斷劑等藥物,是讓利用心跳變慢、減少耗氧量來改善症狀,但如果本來血壓就低或合併氣喘,其實使用這些藥物反而更容易不舒服。
而短效或長效型硝酸鹽常常會造成頭暈和頭痛,而造成病人提早停藥的情況」 但新型的藥物是針對心臟中不同的電解質通道作用失調造成心絞痛而設計的,林柏霖說,鈉離子跟鈣離子的通道會互相影響作用,當功能失調造成鈣離子過量就可能造成缺氧的惡性循環,臨床上心臟衰竭或心臟缺血也會加重症狀。「所以藥物改善鈉離子的通道、減少鈣離子沈積,就能避免這樣的問題。」
林柏霖說,這款藥物對台灣民眾而言仍屬於很新的藥物,在歐美早已上市多年,已經有很多國際和台灣本土的臨床實證;主要的好處就過去常見的副作用較少,是針對血壓過低、或有心臟過慢問題的人來說,比較沒有使用上的限制,而且頭暈、頭痛等副作用也相對傳統用藥來得小,也因此比較能全方位的照顧心絞痛患者。
「我過去的一位 60 歲的男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導管手術後使用乙型阻斷劑、長效型硝酸鹽來治療心絞痛,但服用藥物後常常有頭暈、頭痛的症狀造成他重視的生活品質大大受影響,改用新型的藥物之後,生活品質有改善很多,也恢復他原本運動的愛好。」林柏霖說。
而現在的治療已經不再限於「救命治療」,還要改善病友們的生活品質,「治療不只是要活著,還要活得好。如果吃傳統藥容易不舒服,可以考慮新型藥物,至少快速活動能力會增加、副作用也會減少。」
林柏霖說,在COVID-19疫情期間,雖然最好減少(延遲)非急迫性的住院、手術(門診手術)等服務,但慢性病患者,還是要維持適當運動、均衡飲食、規律生活,同時也要記得按時服藥,才不會為了躲疫情,反而更忽略了其他的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8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