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歌手體內掉出巴掌大果凍血塊才知罹癌 非侵入檢測提早揪惡「膜」

2021.10.25 精準醫療

「穩定型心絞痛」一旦纏上身,病人必須學習正確用藥控制,與之共存。(CNEWS資料照)
子宮內膜癌前期最大的特徵就是不正常出血,但常被婦女認為是經期紊亂或是停經後「回春」了,疏於防範。新型非侵入性抹片檢測,從甲基化基因看罹癌風險,可以做為早期篩檢選項。(示意圖/Shutterstock)

 

說起資深民歌創作歌手邰肇玫,她的《如果》、《奔放奔放》等多首歌曲,是許多四五年級生的青春記憶。不過7年前她確診子宮內膜癌,所幸經過手術與化療,邰肇玫目前情況穩定,持續追蹤即可。

邰肇玫曾在受訪時表示,自己是在更年期前後出現連續出血,原以為是荷爾蒙失調導致經期混亂,直到從體內掉出巴掌大像果凍般的血塊才就醫,這才確診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高危險群:停經前後、肥胖、無生育婦女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好發於40-60歲停經前或停經後的女性,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的病患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高危險群包含肥胖、延遲停經、沒有生育、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雌激素過高以及具有卵巢顆粒細胞瘤的婦女。但完全沒有上述特殊原因的女性,也會有發生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雙和醫院賴鴻政教授指出,在台灣,防治子宮頸癌的「6分鐘護一生」抹片檢查口號響亮,加上導致子宮頸癌變的人類乳突病毒(HPV)已有疫苗,因此子宮頸癌的防治已見成效。

與子宮頸癌不同的是,子宮內膜癌是因子宮內膜增生、細胞基因變異造成。大多數患者是因為異常出血才就醫。

不過賴鴻政醫師強調,停經後的子宮出血,只有約十分之一是內膜癌;而尚未停經的婦女,異常出血的原因更是千奇百怪,癌症只佔一小部分。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侵入性檢查讓婦女卻步 新型檢測藉抹片即可知罹癌風險

為了排除是否有癌症,女性朋友必須接受陰道超音波的檢查,根據子宮內膜的厚度,來決定是否要進行子宮腔鏡或子宮內膜刮除的手術。但超音波內膜厚度的評估是不準確的,因此,大部分的婦女仍必須藉由侵入性的檢查,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罹患子宮內膜癌,讓不少害怕侵入檢查的婦女能拖就拖,常常錯失確診的黃金期。

賴鴻政醫師指出,新研發的非侵入行檢測方式,只要藉由子宮頸抹片的剩餘檢體,就可以進行甲基化基因的分析,先篩檢出真正高風險的人,再進行侵入性的檢查確定診斷,免除大多數病人接受侵入性檢查的痛苦與風險。這項甲基化基因檢測,是全球第一個子宮內膜癌輔助診斷的分子檢測試劑,今年8月已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創新醫材審查最高等級的三級認證。

這項獨步全球的檢測,台灣食藥署核准之後,各醫療院所已經陸陸續續引進,有異常子宮出血又對侵入性診斷有顧慮的婦女,可向醫師詢問。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賴鴻政醫師指出,臨床上不少婦女一聽要做侵入性檢測就卻步,新研發的非侵入行檢測方式,只要藉由子宮頸抹片的剩餘檢體,就可以進行甲基化基因的分析,檢測子宮頸癌風險。(圖/梁惠明攝)

輔助降低侵入性檢測盲點 子宮內膜癌早期發現預後良好

數據顯示,台灣每年新增逾1300名子宮內膜癌患者,約有7成屬早期,且5年存活率高達8-9成。不過仍有3成患者一確診就屬晚期,因治療藥物種類較少、術後療效也不佳,存活率恐低於5成。

賴醫師提到,曾有門診患者超音波照出異常,經由子宮內膜刮除手術檢測沒有發現癌變,但是治療卻不見效果。後來透過甲基化檢測,認定是高風險,再次進行手術,這才發現原來狡猾癌變已像冰山一樣往下延伸,只有極少數病灶在內膜表層,難怪刮除術無法找到。

另有一病例,則是新型基因檢測顯示高風險,但內膜切片卻無發現異常,經追蹤一年後,這才確診子宮內膜癌。賴鴻政醫師強調,即使是侵入性檢查,也未必是百分百,因此甲基化基因檢測能輔助醫師判斷,增加早期確診率。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作)

子宮內膜癌最顯著的症狀就是異常出血,尤其更年期婦女若是停經又見出血,絕對不要當成「回春」,以為保養得宜,務必就醫檢查。

賴鴻政醫師呼籲,子宮內膜癌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預後相當良好的癌種,政府應比照篩檢子宮頸癌般,將子宮內膜癌也列為女性檢查項目,甲基化檢測可以作為篩檢選項之一。

 

資歷來源: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025000012-260418?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