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4 東生華
高血壓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如果控制不當,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併發症。今年東生華製藥特別邀請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吳立偉醫師,前往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石碇日照中心,進行高血壓衛教活動,透過藥物治療與日常監測分享,讓高血壓患者能大幅降低相關風險。
▲ 圖說:吳立偉醫師提醒與會來賓量測血壓的相關注意事項。
為提升醫病有效溝通與治療成效,吳立偉醫師建議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步驟來讓醫病溝通更順暢:
患者可以在與醫師見面前做好以下準備。第一,記錄血壓數據,按照「722 原則」記錄一週的血壓變化,提供完整的數據讓醫師分析趨勢。第二,列出症狀與問題。記錄最近是否有頭痛、眩暈或胸悶等症狀,並準備好想詢問的問題,如用藥副作用或生活建議。第三則是整理用藥與生活習慣:提供現行使用的藥物清單,包括保健品,並回顧近期的飲食、運動與作息狀況。
▲ 圖說:吳立偉醫師和與會來賓示範如何量測血壓。
談到複方藥物的作用機制與效益,「CCB」能抑制鈣離子進入血管平滑肌,藉由血管擴張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ACEi」則抑制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的形成,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及血管阻力。
研究指出,含有這兩種成分的複方藥物可顯著降低高風險高血壓患者19.6%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同時,台灣與日本的研究也證實,使用ACEi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這項發現已納入台灣腦中風醫學會治療指引,對於老年患者或伴隨慢性疾病的高血壓患者尤為重要。
吳立偉醫師提醒,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史、生活型態與血壓數據,量身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患者可與醫師充分溝通,確保藥物方案符合自身需求,並及時反映任何副作用或療效不足的情況。
同時,吳立偉醫師指出,除了藥物治療,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控制血壓的基石。飲食方面,建議遵循得舒飲食(DASH),選擇低鈉、高鉀、高纖維的食物,多攝取水果、蔬菜與全穀類,同時減少加工食品與飽和脂肪的攝取。壓力管理同樣關鍵,透過冥想、深呼吸練習或社交活動有效紓壓,有助於穩定血壓並促進整體健康。
規律運動亦不可或缺,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或游泳;長者則可選擇每日步行5,000-7,000步或10分鐘以上的適量活動,搭配阻力運動如踮腳尖或簡單肌力訓練,增強體能與血管彈性。戒菸、限酒更是重要的心血管健康策略,能減少尼古丁和過量酒精對血壓的影響。
▲ 圖說:吳立偉醫師與老五老基金會石碇日照中心長者大合照。
居家血壓監測不僅是高血壓管理的重要工具,還能幫助醫師調整治療方案。患者可遵循722 原則,有效掌握血壓變化。「7」代表連續7天測量;第一個「2」代表早晚各測量2次;第二個「2」則是每次測量連續量2次,間隔至少1分鐘。
另外,量測時也要注意以下事項:
最後,吳立偉醫師提醒,透過規律的血壓監測,患者能及早發現異常並及時就醫;而高血壓的管理是一場持久戰,透過患者的積極參與與醫療團隊的協作,可以有效提升生活品質,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患者應主動與醫療團隊合作,分享血壓監測數據與用藥反應,讓醫師能及時調整治療計畫。